1月8日上午,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,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氛。尽管外面寒风凛冽,但这里却充满了温馨和感动。南华大学的两位学子杨博雄和龚展德,同在这一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,为两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送去了重获新生的希望。
杨博雄躺在病床上,与同学轻松地聊着天,两根细细的血管将他的血液输送到机器中,进行分离和提取。这一过程将持续到下午2点左右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在2021年4月就志愿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,2023年11月得知自己与一位求助的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合,“当时接到电话通知的时候,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。”经过一系列的体检和准备,他今天终于能够完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。作为正在南华大学附二医院实习的学生,他说,“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健康没有影响,采集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不适。我们作为未来的医生,要以身作则,拯救那些急需救助的生命。”
龚展德坐在与杨博雄相对的躺椅上,左手上缠着胶带,他刚刚完成了采集。“我于2019年就志愿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,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他说,家里人也非常支持他的决定,给了他很大的鼓励。
当天上午,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的负责人来到采集室,为两位捐献者颁发了捐赠证书,表达了诚挚的慰问和感谢。金光闪闪的证书在床头显得格外醒目。市红十字会的领导也送来了鲜花和慰问品,“这是衡阳市今年的第一、二例捐献,也是南华大学的第五、六例捐献。”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登记和捐赠,将爱心和新生带给更多的患者。
◆二审 | 邹利娜